首页

大片魅族女王医疗调教

时间:2025-05-25 06:32:12 作者:中方回应日方抓扣台湾渔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浏览量:19036

  中新社福建湄洲岛9月17日电 题:两岸妈祖宫庙联手 促“妈祖信俗” 活态传承

  作者 叶秋云

  “台湾是妈祖信仰的密集区和重要传承基地。”17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名誉董事长林金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图为5月12日,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大会暨春祭大典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举行。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在两岸妈祖宫庙引起热议。

  《意见》指出,支持闽台妈祖宫庙联合开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妈祖信俗”保护行动,共享保护成果。推进两岸闽南红砖建筑、妈祖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图为5月12日,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大会暨春祭大典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广场举行。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公元960年,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诞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以其扶危济困、救助海难的传说闻名于世。千百年来,妈祖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遗”。

  台湾台南三郊镇港海安宫委员施智坤表示,两岸可以地方信仰、地方民俗为切入点,共同保护和传承“妈祖信俗”。

  据施智坤介绍,海安宫建于清代,位于当时的台湾府城五条港旁。五条港是台湾府城最热闹的港口,与厦门港联系密切,其信仰及民俗文化与厦门一样。因此,海安宫与位于厦门沙坡尾的朝宗宫之间经常开展妈祖文化交流活动。

图为8月22日,海内外青少年在厦门市朝宗宫体验闽南版成年礼——“七娘妈生做十六岁”。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提及与台湾台南宫庙的渊源,厦门市朝宗宫管委会主任林招治表示,朝宗宫与台南宫庙来往密切,缘起于明末清初。清康乾期间的百年间,厦门港与台南鹿耳门港是官方指定的两岸唯一对渡口岸,所有赴台官员、商贾、民众都在朝宗宫拜谒妈祖之后,登船启航赴台。从台湾返回也有相应的礼仪。

  林招治告诉记者,《意见》中对妈祖文化着墨较多,可见其重要性。朝宗宫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两岸唯一渡口”历史渊源文化、继续做好两岸共同的人生礼俗“七娘妈生做十六岁”(含“拜契”),开展两岸信俗祭典仪式、阵头文化交流等。

  施智坤坦言,借由两岸的交流,能够让下一代进一步了解先民渡台带来的神明民俗文化播迁历史。

  来自台湾的湄洲妈祖祖庙义工王淑华表示,妈祖文化已成为维系两岸亲情的精神纽带。当下,她正与丈夫饶瑞和筹备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护驾湄洲妈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动。

  王淑华告诉记者,当义工的这三年间,她和丈夫似乎充当起“信使”的角色,把台湾的阵头文化和美食文化带到了湄洲。“两岸互通有无,才能进一步丰富妈祖信俗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以“妈祖祭典”为主要内容的妈祖信俗保护工作渐趋规范。2023年5月,由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制定的《妈祖祭典》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林金榜表示,《妈祖祭典》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祭典步入标准化新阶段,将进一步发挥湄洲妈祖祖庙在妈祖文化传播事业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妈祖文化活态保存、传承、传播和发展。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目前,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妈祖宫庙有1万多座,遍布五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众3亿多人。在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3000座,妈祖信众达1600多万人。每年,台湾的妈祖宫庙都会恭请分灵妈祖回到“妈祖故里”湄洲岛寻根溯源、谒祖进香。

  “湄洲妈祖祖庙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妈祖文化为‘心桥’,持续扩大对台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民间往来和民心相融。”林金榜说。(完)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县域观察:山区做好“人”文章 创业创新活力旺

呼伦贝尔2月27日电 (记者 郝凌宇)2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前发布会在海拉尔赛区主媒体中心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在会上表示,“十四冬”各项比赛竞争激烈、精彩纷呈,展现了中国冬季项目发展的新面貌。

王世伟在2012年2月任鞍山市市长,2013年1月接替谷春立担任鞍山市委书记。2016年9月,王世伟离开鞍山,担任辽宁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2017年7月提前退休。

东博会“老”侨商的“新玩法”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前司长梁爱诗在主旨发言中表示,期望香港能够忠实落实《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她呼吁社会各界能对外讲清楚香港特区始终繁荣稳定的真实情况。

齐家滨已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活动开幕当天,来自两岸的百余名汉服推广者身着不同朝代的汉服,组成相应方阵进行展演,吸引台湾各地游客参观游览,提灯夜游队伍旁人头攒动,民众与汉服“推荐官”互动合影。

“大运河-海河”项目首批游船码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925年8月,王世英考入黄埔军校,10月6日就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作战。作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包括王世英在内的黄埔军校学员们在战争中锻炼成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